Honeywell的歷史可追溯至1885年。在十九世紀工業革命之前,人類對於無法有效地控制室內溫度於恆溫狀態,深感困惑。其後半個世紀,歷經無數的研發與變革,卻始終無法突破這項難題,直至1885年發明家艾伯特‧布茲 (Albert Butz) 利用調節器來控制室內的溫度。布茲的發明在當時很快就受到大眾的注目,因為他的調節系統不但可以非常精確地測量溫度的變化,同時也可節省人力。他的這項發明不但解決了一般家庭所困擾的溫度控制的問題,也奠定了Honeywell日後在自動控制領域的先驅地位。
1886年4月23日,布茲正式在美國明尼蘇達州明尼亞波利亞市,成立布茲熱電調節器公司(Butz Thermo Electric Regulator Company)。產品的專利正式被核准,布茲自此開始投入產品的生產與銷售工作。1893年因業務之需,與綜合溫控公司合併,更名為電熱調器公司(Electric Heat Regulator Co.)
1912年,公司遷至Honeywell Plaza,為使消費者易於結合產品名稱與公司名稱,再度更名為明尼亞波利熱調節器公司(Minneapolis Heat Regulator Company, 簡稱為MHR)。由於市場的需求漸漸增加,擁有40年歷史的MHR於1927年宣佈與其主要競爭對手,甫成立20年的Honeywell Heating Specialties公司合併,成立 Minneapolis-Honeywell Regulator Company。
1930年代,新公司開始嘗試應用自動控制溫度的技術於交通工具上,如汽車、火車、輪船。
1940年代初期,成功地研發了飛行器的導航系統,克服人為駕駛修正過度時所引發的平衡問題,提高了飛行的安全性及可靠性。二次大戰時,更發揮其控制技術的專長,將其產品應用於美軍的各項防禦設施上,如飛機的自動駕駛系統及坦克車的潛望鏡設備,並多次榮獲政府及軍隊所頒發給企業的最高榮譽─陸海軍E級勳章。
戰後的Honeywell回歸本業,繼續在自動控制的領域上發展。1953年突破傳統,摒棄舊式的長方型控制器,設計了現今廣為世人所熟悉的圓形、光滑的的T-86型溫度控制器,使它成為現代家庭與舒適生活的象徵,並且奠定Honeywell為自動控制領域的領導者地位。
1963年,公司更名為Honeywell Inc.,並設計了世人熟悉的企業識別系統Honeywell。
1969年,進入航空與太空科技的領域,並協助美國太空總署Neil Armstrong與Edwin Aldrin成功的登陸月球,完成人類征服宇宙的夢想。此後,Honeywell更積極的參與航太工業的發展,應用各式各樣的控制儀器在太空梭上。
1973年,Honeywell的自動掃描設備及陽光感應導向系統,成功地協助拓荒者10號完成飛行任務。
1976年,Honeywell的自動導向系統登陸火星表面。
1993年,Honeywell的控制系統幫助太空梭「努力者」發射成功。
1960至80年代,Honeywell的經營方向開始朝向多元化發展。除了不斷的研發新產品外,更不餘遺力的拓展市場行銷,強調業務與技術的結合。
1930年,在加拿大成立第一個分公司,此後便不斷拓展國際市場。經由不斷地收購與合資,將其商業觸角延伸至工業、大樓、航太、航空、傳輸、資訊、防禦系統等工業。
1967年,臺灣由農業社會開始轉型步入工業社會,Honeywell為因應快速成長的市場需求,與日本Yamatake-Honeywell及美商臺灣貿易公司,合資在臺灣成立漢武儀器公司。
1970年,Honeywell電腦事業部與奇異電子(GE)合併,成立漢威聯合信息系統公司。
1984年,在美國總公司大力支持下,正式成立Honeywell在臺分公司,以強化與客戶之間的連繫與服務。
1986年,與法國布爾電腦、日本NEC公司合組漢威聯合-布爾電腦公司,跨足工業資訊的領域。
1986年,成功的收購Spery的航空業務,從此奠定Honeywell航太工業的領導地位。
時至今日,Honeywell在全球95個國家,擁有83個分公司,13個合資企業,45個研發中心,有12萬名員工在全球100多個國家中開展業務。2012年銷售額達370億美元,為世界500強企業。
Honeywell自1967年來臺設立公司開始,四十多年來,Honeywell與臺灣當地建立了密不可分的情感,隨著臺灣的經濟成長,Honeywell的系統與技術已深切融入了這片土地,凡舉社區住宅、工業廠房、飯店、醫院、百貨、機場、公共工程、交通建設、辦公大樓、煉油、石化、塑膠、紡織等,皆可以看到Honeywell的參與。未來,Honeywell將以忠誠的服務態度,穩健求新的企業精神,與國內業界共同努力,為臺灣開創更美好的明天。
Honeywell is inventing technologies that address some of the world's toughest challenges in energy efficiency, clean energy generation, safety and security, globalization and customer productivity....
簡短描述在此... 簡短描述在此... 簡短描述在此... 簡短描述在此... 簡短描述在此... 簡短描述在此...
簡短描述在此... 簡短描述在此... 簡短描述在此... 簡短描述在此... 簡短描述在此... 簡短描述在此...
簡短描述在此... 簡短描述在此... 簡短描述在此... 簡短描述在此... 簡短描述在此... 簡短描述在此...
簡短描述在此... 簡短描述在此... 簡短描述在此... 簡短描述在此... 簡短描述在此... 簡短描述在此...
簡短描述在此... 簡短描述在此... 簡短描述在此... 簡短描述在此... 簡短描述在此... 簡短描述在此...
簡短描述在此... 簡短描述在此... 簡短描述在此... 簡短描述在此... 簡短描述在此... 簡短描述在此...